舍,也算抢个好座位。”

    葛大壮挠了挠头发,憨憨地问:“座位还能自己选?”

    那衙役嗤笑了一声,像是回答笨蛋:“对好了堂号,进了那排号舍,哪间亮堂,哪间闻不到茅厕味儿,你就坐哪间!这还用问?难道给你重新盖个新的不成?”

    西门庆对衙役道了声谢,便按照考棚外木牌指引的方向,朝着“三堂南号”考棚走去。

    考棚间的通道狭窄而深长,地面铺满了一层防止雨天泥泞的细碎鹅卵石。

    穿过狭窄的甬道,他们很快找到了挂着“三堂南号”木牌的考棚入口。里面是一个狭长的空间,由厚实的木板隔出一个个约莫六七尺见方的狭小单间。

    片刻工夫,众人找到堂号,在考棚中各自选了个小间坐下,又将笔墨砚台放置在桌上,开始慢慢研墨。

    西门庆正在磨墨时,不远处似乎传来一声刻意压低了的、带着轻浮意味的口哨声。

    西门庆抬起眼帘,隔着五六间号舍的距离,赫然是高衙内那肥胖的身形探了出来!

    那家伙竟然也“恰好”在这一排!

    高衙内此刻也正望过来,又冲着西门庆吹了一声轻佻的口哨。

    天色已完全放亮,清晨微带凉意的薄雾渐渐散尽。

    “咚——!咚咚咚——!”

    如同滚雷一般的鼓声猝然响起!

    是贡院的发解鼓!

    第一通鼓声在巨大的共鸣空间中回荡,如同无形的巨手猛烈地拍打着每一个考生的心脏!

    “咚——!咚咚咚——!”

    第二通鼓声接踵而至!比第一通更为紧密、更为迫切!如同奔马踏过心尖,昭示着考试即将正式开始!

    整个贡院考区弥漫着山雨欲来、令人窒息的凝重!

    宋代发解试分三场:第一场主考诗、赋、经义,侧重文采与基本功;第二场考“论”,要求逻辑严谨,层层推进,分析透彻;第三场考“策”,即实务对策,涉及边防、财政、吏治等国家大政方针。

    三场考试,每场一日,然每场之间还需一二日处理弥封、誊录、初评等考务,考生不得离场,前后总计长达七天!

    这正是发解试最令人诟病却也最残酷之处!

    不仅考学识、考文采、考政见,更考验人的意志与体能!

    七日间蜗居简陋狭窄号舍,紧张答卷,需忍受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茅厕恶臭、饮食不便、精神煎熬……

    对许多年老体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