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恭敬些,明日我亲自去驿馆拜访。”

    苏万三很清楚,他这个监理能否坐得稳,不仅在于皇帝的支持,更在于能否与顾言之、方大同这些人精诚合作,真正把事情办好。信誉,是他苏家立身的根本。

    而在驿馆中,方大同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方大同这辈子打过交道的最大官员,不过是县里的工房书吏,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面见天子,还被授予了官身(虽是临时)?

    方大同看着驿馆官员送来的、质地粗糙但代表身份的青色监理服,粗糙的手掌在上面摩挲了许久,却不敢穿上。

    “方老哥,不必紧张。”顾言之在处理完衙署初建的事务后,竟抽空亲自来到了驿馆看望他,“陛下用人,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老哥于水利一道的见解,连陛下都称赞不已。”

    方大同见到顾言之,更是局促,连忙就要行礼,被顾言之扶住。“顾、顾大人……小老儿就是个粗人,只怕……只怕误了朝廷的大事。”

    顾言之温和地笑了笑,与他一同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老哥过谦了。朝廷不缺官,缺的是像老哥这样懂行的人。我来,是想请教老哥,若依你看,治理江南水患,当务之急是什么?何处工程最急,何处又可暂缓?这银钱,该如何花在刀刃上?”

    谈起专业,方大同眼神立刻专注起来,拘谨也少了几分。

    方大同拿出自己带来的、画得密密麻麻的河道草图,指着上面几处标记:“大人请看,这几处,是历年决堤最多的地方,堤坝薄脆,根基不稳,必须优先加固,银子不能省。而这几处,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可先行疏浚,花费反倒不多,但见效快……还有这物料,青石固然好,但运输昂贵,若就近取用合格的夯土混合糯米汁,层层夯实,效果也不差,能省下不少钱……”

    顾言之认真听着,不时发问,两人在院中一谈便是半个时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这一幕,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迅速报入了摄政王府。

    萧云墨坐在书房内,听着属下禀报顾言之近日动向——谢绝户部援助,亲自整理卷宗,拜访方大同,与苏万三约谈……他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墨汁落在雪白的宣纸上,缓缓晕开。

    “知道了,下去吧。”萧云墨声音平淡。

    书房内重归寂静。

    萧云墨看着那团墨迹,目光幽深。顾言之的所作所为,与萧云墨预想的并无二致。此人确有才干,也懂得收敛锋芒,务实做事。

    用顾言之,至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