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见金海如此重视信誉和品质,非但没有不满,反而更加放心。张掌柜连忙表态:“武大掌柜放心!我们既然看中‘金状元’的招牌,就绝不敢自砸饭碗!一切定然按照总店的规矩来!”

    王员外也附和道:“正是!武大掌柜的经营之道,令人佩服。这每日十两的盈利预期,想必已是极为保守。若能加盟,王某定当尽心竭力!”

    他们心里清楚,以“金状元”如今的名气,这加盟资格简直就是抢钱的许可证!现在条件还算“优厚”,若是迟疑,等后面想加盟的人排起长队,条件恐怕就没这么好了。

    见双方意向明确,金海便让潘金莲取来早已拟好的合**议。条款清晰,权责分明,包括品牌使用、技术支持、利润分成、违约处罚等一一列明。张、王二人仔细阅读后,觉得合情合理,当即表示愿意签约。

    签字画押,交换契约。首批两家加盟店,就此尘埃落定。金海承诺,会尽快派遣得力人手(他计划让郓哥先去锻炼)前往两地,协助他们进行店铺改造、人员培训和开业筹备。

    送走欢天喜地的张掌柜和王员外,金海站在二楼的窗口,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一幅更宏大的蓝图缓缓展开。

    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这区区两家加盟店。他计划,在第一年,先在山东东路范围内,稳健地发展二十家优质加盟商。这二十家店,就如同二十棵摇钱树,哪怕每家每年只向总店贡献一千两银子的利润(这已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加起来便是两万两白银!这是一笔足以撼动一府经济的庞大资金流!

    而这两万两,还仅仅是个开始。金海的野心远不止于馅饼。他脑海中装着无数这个时代尚未出现的美味佳肴:皮脆肉嫩的北京烤鸭、肥而不腻的东坡肉、酸甜鲜辣的宫保鸡丁、麻香烫嫩的麻婆豆腐……这些中华美食的瑰宝,一旦在这个饮食文化本就繁荣的宋朝推出,将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他打算,等到加盟网络稳固,资金充足之后,便逐步将这些“新品”作为“金状元”的秘密武器推出,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利润空间。届时,“金状元”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馅饼店,而是一个综合性的餐饮帝国!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稳扎稳打。眼下,最重要的是将首批加盟店成功运营起来,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同时,也必须时刻警惕着西门庆那条毒蛇的反扑。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金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但毫无疑问,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已经在他脚下铺开。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