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通西域,先固河西。”李默深知这条生命线的重要性。他命令工曹府的精干力量,立即着手勘探和整修从宣威城通往东方河西走廊的官道。在关键节点规划设立驿站、烽燧,确保通讯畅通和物资转运安全高效。同时,开始筹备向朝廷请求,迁徙内地百姓充实河西,并加大河西走廊本身的开发力度。
第五,建工坊,促生产。
一个能够自持的边疆郡,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李默利用工曹府的技术优势,在宣威城规划建立了安西工坊。初期主要生产农具、兵器、车辆,维修器械,并尝试利用当地资源,如皮革加工、毛纺等。他特别指示,要研究如何利用西域可能传入的新作物(如葡萄、苜蓿)和新技术。
第六,派使节,探西域。
在稳固自身的同时,李默并未忘记西顾的战略。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由精干文吏、通晓胡语的译者、少量精锐护卫以及工曹府勘探人员组成的西域探索使团,携带丝绸、瓷器等礼物以及彰显大秦国威的文书,正式出使楼兰。使团的任务并非武力征服,而是建立初步外交联系,宣示大秦的存在,并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楼兰及其周边国家的情报。
一道道政令如同基石,奠定了安西郡的雏形。整个居延泽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地,充满了开拓的活力。军队在筑城、屯田;工匠在建设工坊、修路;归附的胡人在秦吏的组织下,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更具秩序的生活。
而这一切宏大的建设场面和充满远见的规划,自然也通过李默的视角,实时地呈现在直播间中。
明朝的观众们仿佛在观看一场跨越时空的“帝国边疆开拓史”纪录片,情绪被深深带入。
【大明永乐】:立郡宣威!好气魄!李卿此举,非止武功,实乃文治!化胡地为华夏,立郡县以长守,此乃帝王之业!(观众:朱四郎)打赏积分+5000!
【工部小吏】:筑城、屯田、修路、兴工……此乃系统工程也!观李大人规划,井井有条,面面俱到,真乃经世之才!(观众:工部小吏)打赏积分+4000!
【户部尚书】:屯田安民,轻徭薄赋,此乃长治久安之道!待商路一通,河西、安西必将成为帝国新财源!(观众:户部尚书)打赏积分+3500!
【兵部主事】:以郡县制之,以屯田养之,以工坊强之,以商路通之……如此经营,不出一代,安西必为固若金汤之西陲重镇!李大人深谋远虑,末将拜服!(观众:兵部主事)打赏积分+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