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坊,抽调最好的枪匠,成立‘燧发项目组’,秘密攻关新式枪机,优先解决击发可靠性!”

    “程主簿,按此手册,即刻在全军推广新的旗语灯光信号标准,尤其是斥候与各部联络官,必须熟练掌握!”

    “通知火头军与军需官,按新法改良干粮,并大量采购羊皮、皮毛,赶制御寒衣物靴帽!”

    整个工曹府乃至北伐大军后勤系统,围绕着新的技术输入,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而这一切,自然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直播间中。

    明朝的观众们刚刚从龙城爆破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又立刻被李默这着眼**里远征、未雨绸缪的科技布局所吸引。

    【工部小吏】:妙啊!李大人已虑及漠北之苦寒与辽远矣!望远镜?竟能望千里之目?此物若成,战场之上,敌情尽收眼底,无异于多了千双眼睛!(观众:工部小吏)打赏积分+1200!

    【大明永乐】:善!为将者,便当有此远见!未算胜,先算败,未行军,先备粮秣器械。此子,深得兵法之要!(观众:朱四郎)打赏积分+1500!

    【兵部主事】:燧发枪?摒弃火绳?若真能成,我军战力必将再上一层楼!李大人思虑之深远,实非常人所及!(观众:兵部主事)打赏积分+1000!

    【游击将军】:新式辎重车!标准化旗语!此皆实实在在提升大军远征能力之举!末将恨不得立刻率军效仿!(观众:游击将军)打赏积分+800!

    【军中匠户】:大人!那望远镜的镜片,究竟如何磨制?!(观众:军中匠户)打赏积分+600!

    直播间的讨论焦点,从对过去胜利的庆祝,转向了对未来战事的关切与对新技术的好奇。打赏依旧慷慨,虽然不如龙城爆破时那般疯狂,但胜在持续稳定,为李默的积分库继续添砖加瓦。

    十日后,北伐大军誓师北上,兵分两路。蒙恬自率主力及大部分神机营,携带大量改良辎重,出龙城,正面压向漠北。而李默则奉命,率领两千神机营(其中包含一个五百人的、装备了首批试验型燧发枪的“精锐铳兵队”)、五千步兵及两千骑兵,组成西路军,沿弱水(今黑河)流域向西北方向扫荡前进,清剿可能西逃的匈奴残部,并掩护主力侧翼,同时探寻通往西域的可能通道。

    临行前,李默将第一批试制成功的三具单筒望远镜,郑重地交给了蒙恬和两位主要将领。

    蒙恬好奇地举起这长长的黄铜圆筒,按照李默的指导,凑到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