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对等”、“规则”、“礼法”这些字眼,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感,渐渐驱散了盘踞心头的屈辱和暴戾。
他不再愤怒于李泰的得意,也不再怨恨父皇的不公。
“来人。”
殿外侍立的宦官立刻躬身入内。
“传令,召孔公、杜正伦、赵弘智、贺兰楚石,即刻至显德殿偏殿议事。”
他略微停顿,又补充道。
“令他们从速,孤有要事相商。”
他没有选择那些过于亲近、可能已被外界视为“太子党”核心人员,而是召来了这些地位更高、职责更重,且在近日风波中相对保持沉默的东宫主要僚属。
孔颖达年高德劭,杜正伦以文才典重著称,赵弘智精于礼仪典制,贺兰楚石则与军方有所关联,却又并非李勣嫡系。
这个组合,既能代表东宫,又不至于显得过于咄咄逼人,更符合“以正朝纲”的姿态。
约莫一炷香后,几位东宫属官齐聚偏殿。
他们神色各异。
显然,他们都已听闻朝堂之事,对太子突然召见的目的有所猜测。
李承乾没有让他们久等,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开门见山,语气却异常沉稳。
“储君听政,本为学习历练,广纳良言。然,孤近日观送抵东宫之奏疏摘要,阅览诸司条陈,却发现些许令人不安之迹象。”
他话锋一转,将议题引向了更广泛的朝纲层面。
“或有司职掌,行事渐显怠忽,或考功铨选,标准似有模糊,或条规章程,执行流于形式。”
“此等情状,虽看似细微,然长此以往,恐伤朝廷法度之严明,损及父皇励精图治之圣意。”
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凝重。
“孤既蒙父皇信重,授以听政之权,参详政务,便不能尸位素餐,视若无睹。”
“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欲与诸卿共议,如何借东宫听政之机,整饬此类不正之风,以正朝纲!”
他刻意强调了以正朝纲四个字。
殿内一片寂静。
几位属官迅速交换着眼色。
太子这番话,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但结合昨日之事,其锋芒所指,在场之人谁又能不明白?
年迈的孔颖达率先开口,声音缓慢而沙哑。
“殿下心系朝纲,老臣感佩。不知殿下欲从何处着手?”
他需要摸
他不再愤怒于李泰的得意,也不再怨恨父皇的不公。
“来人。”
殿外侍立的宦官立刻躬身入内。
“传令,召孔公、杜正伦、赵弘智、贺兰楚石,即刻至显德殿偏殿议事。”
他略微停顿,又补充道。
“令他们从速,孤有要事相商。”
他没有选择那些过于亲近、可能已被外界视为“太子党”核心人员,而是召来了这些地位更高、职责更重,且在近日风波中相对保持沉默的东宫主要僚属。
孔颖达年高德劭,杜正伦以文才典重著称,赵弘智精于礼仪典制,贺兰楚石则与军方有所关联,却又并非李勣嫡系。
这个组合,既能代表东宫,又不至于显得过于咄咄逼人,更符合“以正朝纲”的姿态。
约莫一炷香后,几位东宫属官齐聚偏殿。
他们神色各异。
显然,他们都已听闻朝堂之事,对太子突然召见的目的有所猜测。
李承乾没有让他们久等,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开门见山,语气却异常沉稳。
“储君听政,本为学习历练,广纳良言。然,孤近日观送抵东宫之奏疏摘要,阅览诸司条陈,却发现些许令人不安之迹象。”
他话锋一转,将议题引向了更广泛的朝纲层面。
“或有司职掌,行事渐显怠忽,或考功铨选,标准似有模糊,或条规章程,执行流于形式。”
“此等情状,虽看似细微,然长此以往,恐伤朝廷法度之严明,损及父皇励精图治之圣意。”
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凝重。
“孤既蒙父皇信重,授以听政之权,参详政务,便不能尸位素餐,视若无睹。”
“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欲与诸卿共议,如何借东宫听政之机,整饬此类不正之风,以正朝纲!”
他刻意强调了以正朝纲四个字。
殿内一片寂静。
几位属官迅速交换着眼色。
太子这番话,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但结合昨日之事,其锋芒所指,在场之人谁又能不明白?
年迈的孔颖达率先开口,声音缓慢而沙哑。
“殿下心系朝纲,老臣感佩。不知殿下欲从何处着手?”
他需要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