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说!是哪几个条件?”
李承乾被这悬而未决的答案吊足了胃口。
他隐隐感觉到,李逸尘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种筹措钱粮的方法,更是一套足以撼动现有经济格局、甚至影响国本的全新学问。
这套学问,冰冷而精确,直指人性趋利避害的核心,其力量,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千军万马,朝堂上的权谋机变。
他回想起李逸尘之前教授的博弈论、权衡之道,再到今日的信用与锚定,这一套套闻所未闻的学问,仿佛一层层揭开了笼罩在权力和财富之上的迷雾,让他看到了背后运行的、更为本质的规律。
李逸尘屈指数来。
“第一,此物必须本身具有稳定且被广泛认可的价值。不能今天值钱,明天就一文不值。”
“第二,此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或者难以轻易复制。若是随处可见的土石,则无法锚定高额信用。”
“第三,此物最好能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其价值得到朝廷和民间共同的、长期的承认。”
“第四,此物最好便于计量、储存和交易,能够作为一种公认的价值尺度。”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逸尘目光深邃地看着李承乾。
“东宫必须能够对此物,拥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力、影响力,或者至少是独特的获取渠道。否则,锚定之物易主,或者价格失控,您的信用体系便会随之崩溃。”
李承乾听着这五个条件,刚刚升起的兴奋又凉了半截。
他皱着眉头,在脑中飞快地搜索。
“本身有价值……稀缺……与国计民生相关……便于交易……东宫还能控制……”
他念着这几个条件,越想越觉得难找。
“土地?东宫名下的田庄有限,且土地难以移动分割,不适合。矿产?金银铜铁,皆由朝廷少府监及诸冶监掌管,东宫无权插手。绢帛?数量庞大则难以储存,且价格亦有波动……孤实在想不出,有何物能同时满足这五条?”
看着李承乾愁眉苦脸的样子,李逸尘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不能直接说自己谋划的锚定物,但需要进一步深化“锚定”的概念,让太子彻底理解其威力,为后续推出具体方案做好铺垫。
“殿下稍安勿躁。”
李逸尘安抚道:“寻找合适的锚定物需要时间和机缘。在此之前,臣必须让您彻底明白,锚定之道运用得当,究竟能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这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