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做是死,不做就是等死!

    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双输总好过单赢!

    计划若能成功,总有些希望。

    鞠武长叹口气。

    “樊将军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他端起酒樽,淡淡道:“其三族被诛,无比怨恨秦王。荆卿只需将发生的事告诉樊将军,他素有仁义,只需知晓太子为他做的事,他知道该做什么。”

    “轲正有此意。”

    荆轲了然点头。

    他也没再逗留,起身离去。

    等送走他后,鞠武不由长叹。

    秦国如今有公孙劫,简直是如虎添翼。赵国好歹也是霸主,更有武安君李牧统率边军,先前多次力克击退秦军。可随着公孙劫入秦,形势急转直下,短短一年就被破城灭国!

    那燕国又能坚持多久?

    ……

    ……

    邯郸城外,秋风习习。

    手握三尺木牍的秦吏正在指挥,田内则有诸多农夫苦干。经过蝗灾和旱灾后,田里面连草都没多少。

    公孙劫此前亲自坐镇指挥,让他们烧田堆肥。再将河中的淤泥挖出,平堆于田内。经过翻整后,才开始下种。

    当然有人提出质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质疑上吏的,皆判为乱化之民。正所谓法不留情,秦国可不会客气。

    公孙劫还将赈灾与宿麦相连,给百姓提供粮食贷。允许他们用宿麦、菽黍或是劳役还款,可分五年慢慢还。

    没办法。

    秦国就没有赈灾的习惯。

    昭王时期,秦国大饥。应侯范雎上书,希望昭王能开放五苑的枣子、橡实和蔬果,足以让灾民活命。可昭王断然拒绝,因为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开放五苑,那就是有功和无功的都能得赏,必将坏法生乱,破坏秦法运转!

    昭王去世后,才算有所好转。可要让秦国照顾百万灾民,提供一年的食物,那也不太现实。

    所以公孙劫就想到这法子。

    秦国贴补一部分食物。

    剩下的由灾民借贷。

    等后面五年慢慢偿还。

    “父亲,这宿麦能成吗?别辛苦这么长时间,啥也没有,那还不如回家里头躺着咧。”

    青年弯着腰小心播种。

    一边走,一边埋怨。

    老农则是寒着脸狠狠踹了他脚,将他直接踹翻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