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还有图文示意。

    详细阐明了造纸的过程。

    “你说造纸最难的是什么?”

    “舂纸浆!”

    “错!”

    “额?”

    “舂纸浆是需要费些力气。”

    “但是,这是死力气笨力气。”

    “你随便去外面找个人都会。”

    “况且,很快也不需要人了。”

    公孙劫望着湍急的河水。

    而章邯则是听得云里雾里。

    不需要人?

    难道牵头牛来干活?

    “最难的是抄纸。”

    “抄纸用的是巧力。”

    “纸浆过多,成纸后则过厚。”

    “不仅成本高,还不便于书写。”

    “若纸浆过少,则难成纸。”

    “需要有经验的巧匠,方能胜任。”

    “你猜猜,我给邯郸抄纸匠的待遇?”

    “多少……”

    “每日五十钱!”

    “这么多?!”

    章邯都惊了。

    赵国的铜钱可要更值钱些。

    “当然,这是有经验的大匠。”

    “抄纸和抄鱼其实很像。”

    “渔媪常年抄鱼,有些经验。”

    “栽培几日,她就能上手。”

    “区区二十钱,又算什么?”

    章邯是恍然大悟。

    如此倒是合乎情理了。

    “不过,邯还是有个疑问。”

    “说。”

    “既是如此,君侯何不直言呢?”

    “每日二十钱,渔媪必会答应。”

    “何必还要下水,与她打赌?”

    公孙劫看着灞水。

    “我想知道现在下河抄鱼是何感受。”

    “只有亲身体验,方知百姓疾苦。”

    “有的人就是高高在上习惯了。”

    “满嘴的仁义道德。”

    “却罔顾民间疾苦。”

    “君侯大义!”

    “大义谈不上,偏执而已。”

    公孙劫自嘲的笑了笑。

    也正是他的这些想法。

    让他和赵国勋贵很割裂。

    甚至连百姓都不明白他。

    政策是需要时效性的。

    短时间看是有些损失。

    可却能在未来收获奇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