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留在荆州,以求战场立功?”

    张裔拱手道:

    “自今日起,司马不必再以府君相称!”

    “若不嫌张某老迈无用,请让我麾下效命!”

    “或为书佐,或为军吏,哪怕是一马前小卒,亦悉听尊便!”

    麋威一时失语。

    张裔要来当我的书佐?

    我一个比千石的别部司马竟要收一个堂堂两千石当书佐?

    须知这当中差了足足三个秩级。

    辈分、资历、名望更不必提。

    东汉应该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别部司马吧?

    麋威迟疑:“为何是我?”

    张裔:“实不相瞒,我并非看中司马其人。”

    “而是说,华容虽是小城,却因处于当下要害之地,正是志士立功的好地方。”

    “如我这等擅长理民、调度、协调上下之人,留在此地能尽施所长,谋到一份稳固的军功。”

    “选择加入司马麾下,只是因为司马恰好是此城主将罢了。”

    很直白,很自负的话。

    但听起来就合理多了。

    麋威心下恍然,然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对方这个请求。

    怎么可能会拒绝?

    这可是未来诸葛亮的留府长史!

    即便不考虑长远,单看眼下。

    一个两千石大员的名望、才干、经验,也足以让麋威在华容过得更加轻松!

    更别说,张裔在益州时跟诸葛亮颇有交情。

    自己抱上张裔大腿,四舍五入,不就等于提前抱住了诸葛亮大腿?

    而他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个惠而不费的私属职位而已。

    这买卖,无本万利!

    ……

    湘、江水口之间,洞庭右岸,有山名巴丘。

    在距今两百多年后的刘宋元嘉十六年,此等正式定名“巴陵郡”。

    然后这个地名会继续沿用千百年。

    又在另一个宋朝,被一个叫范仲淹的落魄官员写进《岳阳楼记》。

    由此名垂青史,

    尽管那时候此地真正的名称叫岳州。

    但这并不妨碍赵宋士大夫喜欢附庸古雅,借古代今。

    不过,元嘉草草也好,赵宋文华也罢。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这个冬天,这处被后人“背诵并默写全文”的名胜。

    其实不过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