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红楼双姝记 >
    
    自那日与婆母周氏、何伯细细盘点了家中产业后,林望舒算是正式接过了掌家理事的重担。

    骤然增多的庶务让她变得格外繁忙,不仅要盯着各处铺子的运营、庄子的收成,更要开始学习应对繁杂的人情往来,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连去看王煜功课武艺的次数都不得不减少了许多。

    她身边虽有周嬷嬷尽心伺候,周到细致,但在对外礼仪、尤其是与官宦家眷、族中亲眷的交际应酬上,周嬷嬷所知有限,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幸而婆母周氏与何伯时时从旁提点,才让她不至于在这些人情脉络中行差踏错。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与族长家大儿子,也就是她的大堂伯王崇家的往来。

    这位大堂伯在省府任按察史,算是王家在官场上最为得力的一支。

    以往这类联络皆由周氏亲自打理,如今便自然落在了林望舒肩上。

    “舒儿,”这日,周氏将望舒唤到房中,拿出一个小册子,上面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历年节礼往来的明细,“你大堂伯家,节礼不可轻忽,亦不可过于扎眼。年节、端午、中秋,这三节礼是定例。这是往年的单子,你且看看。”

    林望舒接过细看,只见上面写着诸如“腊味四色、湖笔两匣、徽墨两锭、上等皮毛两张”之类的记录,分量适中,既不显寒酸,也不至招摇。

    周氏又指点道:“除了三节,若得知他家中有了添丁之喜、或是长辈寿辰,也需备上一份贺礼,轻重依着亲疏和场合来定。这些礼单,你需自己留心整理,往后便由你斟酌着备办、遣人送去。送去的人需得机灵懂事,能在那边府上回些话回来。”

    除了这位在省府为官的大堂伯,安平郡主府更是需要精心维系的关系。

    周氏特意嘱咐:“郡主府那边,节气时令也当时常问候。郡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咱们送礼,重心意、重新奇。比如夏日送些咱们自家制的冰饮、药皂;入了秋,送上些庄子里新收的瓜果、或是你捣鼓出来的温补药膳料包。

    东西不必多贵重,但需时时念着,显得亲近。

    若有稀罕的南货或是北地难得的药材,也可送些过去。”

    至于族中其他亲眷,如三堂婶王孟氏等较为亲近的,则按着年节常例,加上些自家铺子里的时新货品即可,重在情分走动。

    林望舒用心记下,只觉得这人情往来竟比管理铺子田产还要耗费心神。

    她让何伯同样用表格之法,将这些需要维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