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点了点头,又转向谢广福,低声交谈了几句,确认了一下自己在桃源村投资筹建的那座客栈的设计图纸和进度。

    关于这间客栈,他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淮月楼,融合了自己的字“淮清”中的“淮”字,配以“月”,月华无声,照亮他所思之人所在的方向,也暗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

    淮月楼的设计和建造全权交给了谢广福操持,只需要给他和家人预留出客栈顶层的空间作为闲暇时的私人度假居所便好。

    淮月楼的选址没有太靠近桃源村中心的位置,而是选在了清川河附近一个高台地,站在坡上能俯瞰整片桃源村未来的星火与稻浪。

    等淮月楼建成,站在客栈顶层,春看油菜花海,夏有稻浪翻金,秋赏芦花飞雪,冬得长河映月,背后是和谢秋芝家同一片原生竹林,风来沙沙作响,着实是神仙般的享受。

    而且台地西侧就是清川桥竣工后的主道路,车马可以直达客栈门口,顺河而下便是砖厂、炭窑和未来桃溪村的大型果园地,客人游村、采购都顺路。

    坡脚清川河绕弯形成回水潭,水质清冽,可引竹筒暗渠到后厨,推窗即是“淮月照溪沙”。

    最主要的是,这里离村中心一里半,既避开日常喧嚣,又保持“抬脚即到”的亲切感,夜里楼灯亮起,村民抬头见月,也见淮月楼。

    沈砚在了解完淮月楼的筹备事宜之后,便和谢广福说道:“秋芝姑娘在侯府一切都好,祖母和母亲都很喜欢她,作画也十分顺利,谢兄和先生不必挂心。”

    最后又说了几句“严加管教”、“不必客气”、“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只当是自家不成器的子侄”之类的话。

    听着沈砚这毫不留情、甚至带着点“你们随便折腾”意味的话,李大宸五人心里那叫一个拔凉拔凉,如同被腊月的寒风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这哪里是表哥?

    这分明是索命的阎王!

    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啊!

    沈砚交代完毕,把皇帝舅舅亲赐的“龙痕戒尺”交给了谢锋之后,便也不再停留,利落地带着玄策卫的人走了,甚至没再多看他们一眼,独留五个刚刚经历了“扒衣之辱”、顶着土掉渣新名字的“表弟”在初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凌乱不堪。

    而这五位新鲜出炉的“表弟”,则被谢锋像赶鸭子一样,前往给他们安排的住处——谢家新宅的西厢房走去。

    这一路,简直成了桃源村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游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