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杯酒下肚,随后热炒大菜接连不断的被摆上桌:

    红烧肉、清蒸鳜鱼、四喜丸子、梅菜扣肉、家常豆腐、蒜蓉时蔬、香菇炖鸡汤等等主菜,香的人直流口水。

    村民们大快朵颐,赞不绝口。

    后厨帮忙的妇人们也陆续入席,张图图洗了手赶紧坐到谢秋芝身旁。

    沈萱尝了白切鸡,惊艳道:“芝芝妹妹,这鸡比京城酒楼还好吃!”

    谢秋芝今天一直被她夸着,心里对她也多了一份自然和亲近。

    再次听到她的话,有一丝丝少女特有的自豪:“是我娘特意琢磨的,我也觉得很好吃。”

    席间,沈萱毫无架子,与谢秋芝、张图图相谈甚欢,分享趣事。

    宴席上,三人不知不觉竟说了许多女儿家的细碎话。

    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沈萱挨着谢秋芝坐着,小口啜饮着清甜的青梅果酒,看着周遭热闹的景象,却轻轻叹了口气,对着谢秋芝小声抱怨起来:

    “芝芝妹妹,你是不知道,我们家虽说在京城,可有时候真是无趣得紧。我父亲母亲管得严,大哥稳重,二哥……哼,更是像个闷葫芦,整天不是公务就是书房。上回上元节,京城里多热闹啊,满城的花灯,我多想出去看看,央求了二哥好久,他都拿公事推脱,说什么‘灯市人多眼杂’,‘不安全’,最后也没能成行。你说,他好不容易过年回来住些日子,想让他陪我逛逛庙会,也是难如登天。真真是没良心!”

    少女的抱怨带着娇憨,并无多少真正的怨怼,更像是一种亲昵的撒娇和无聊的倾诉。

    谢秋芝听了,觉得这身份尊贵的侯府千金,在渴望兄长陪伴这点上,倒与寻常人家的小姑娘并无二致,不由觉得好笑。

    她随口接话,语气轻松,纯粹是女儿家之间的闲聊:“沈大人公务繁忙也是常情。不过……为什么说是‘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沈大人难道不常住在侯府吗?”

    谢秋芝发誓,她问出这句话时,真的只是出于一丝好奇,绝无探听之意。

    沈萱撇了撇嘴,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太愉快的事,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带着点替二哥不平的情绪:

    “你记得上次百花宴时候,在我侯府门口那个对你们家说话不太客气的女人吗?”

    谢秋芝当然记得,那位态度倨傲、言语刻薄的“侯府女眷”,当时可让她和家人心中憋闷了好一阵。

    沈萱接着道:“她根本就不算我们镇北侯府的正经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