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秋芝被李月兰哄着穿了一身樱草色绣折枝玉兰的襦裙,外罩一件浅碧色披帛,发髻轻绾,斜插一支小巧的珍珠步摇,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曳。

    她本就容貌清丽,这一打扮,更显得娇俏明媚,顾盼间又自带一股书卷气的端庄,让人眼前一亮。

    谢广福和谢锋父子二人在门口迎候宾客,谢文拉着谢吉利和张秋笙在院内引导和照应。

    谢广福和谢锋在门口迎客,谢文则与谢吉利、张秋笙在院内引导照应。

    庭院内,二十张统一制式、结实耐用的圆桌和可叠堆木凳,巧妙地安置在庭院的活动区和水景区周边,既不会显得拥挤,又能让宾客欣赏到庭院的景致。

    而剩下的三十五桌,则整齐地排列在大门外那片平坦宽阔的空地上,远远望去,井然有序,气势十足。

    这些桌椅并非谢家私有,而是谢广福之前建议村里用公账出资,找木匠张林木统一打造的“公用宴席桌椅”,专供村里红白喜事租用。

    此举不仅解决了自家存放难题,更惠及全村,赢得了上下一致称赞。

    将近巳时,宾客开始陆续到来。

    最先登门的,自然是桃源村里与谢家最相熟、平日里走动最勤的那一波。

    谢里正更是红光满面,他让谢大虎带着谢吉利和谢小花早早就来帮忙了,根本没把自己当客人。

    因为今天是谢家的乔迁宴,所以镇上的奇珍坊也闭店休息一天,伙计们也都要赶回来吃席。

    六爷和九爷也早早的来了,他们握着谢广福的手,声音带着羡慕:

    “广福!恭喜恭喜!这宅子,真是给咱们桃源村长脸了!瞧瞧这气派,这格局,方圆百里独一份!”

    谢广福笑着拱手回礼,态度谦和:“各位叔伯兄弟、婶子嫂子们,快请进!都是托大家的福,沾大家的喜气!”

    按照习俗,重要的宾客和长辈首次进入新宅,需行简单的“暖房”仪式,寓意驱邪避晦,祈求家宅安宁、人丁兴旺。

    谢秋芝早已准备妥当,在堂屋门口摆放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小炭火盆,笑吟吟地引导:

    “里正爷爷,各位爷爷、伯伯,请跨过火盆,寓意咱们新居往后的日子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好,好!跨火盆,日子越过越旺!”谢里正笑声爽朗,率先抬腿跨过火盆,其余族老和重要宾客也纷纷笑着依次跨过,嘴里说着吉祥话。

    进入宽敞明亮的堂屋,正面墙上悬挂着谢秋芝亲笔绘制的一幅意境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