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争论声和抢购的喧哗声,场面既混乱又带着几分文人式的滑稽。

    闹腾得实在太厉害,以至于惊动了今日恰好在附近茶楼论事的四位书院山长。

    他们闻讯赶来,本想出面调停,维持一下斯文体统。

    但是当四位德高望重的山长板着脸走进店铺,正要呵斥自家学生不成体统时,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被柜台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吸引了过去。

    严松龄原本绷紧的严肃面孔,在看到那支造型奇特的“波斯自出墨毛笔”时瞬间松动。

    他拿起笔,下意识地按压笔尾,看到墨汁顺畅流出,难掩惊奇:“无需砚台?按压即墨?此物……于批阅课业、记录心得,倒是极能节省工夫,提升效率。”

    他已经开始想象这笔能为自己每日节省多少研墨的时间。

    白羽仙则完全被那套极尽华丽的“波斯文房套装”吸引。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镶嵌着仿宝石的砚台,摩挲着木匣上精美的贴金漆胎和繁复花纹,啧啧称奇:“这做工……这风韵……竟似带着一丝波斯古国的神秘与奢华,置于书房,平添十分雅趣!”

    他完全忘了是来教训学生的,已经在心里盘算这文房四宝该摆放在书案的哪个位置最显意境。

    藏书海对文房用品和华美器物兴趣不大,却被那“带皮套放大镜”牢牢锁定了目光。他拿起放大镜,对着货架上一张商品卡片的微小字号照去,顿时惊呼:“妙哉!此物于查阅古籍孤本、辨析微小注脚乃至欣赏碑拓细节,实乃神器也!”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以往难以看清的古籍细节在镜片下清晰呈现的景象。

    崇实书院山长石坚,对风雅之物嗤之以鼻,却一把抓起了那把“欧罗巴钢卷尺”。

    他“唰”地一下拉出银灰色的软钢尺带,又看着它“嗖”地缩回,反复几次,又对着柜台尺寸比划了一下,脸上露出极为满意的神色:

    “好!好东西!精准又方便!测量田亩、规划水渠、建造房屋,正需此物!比绳尺强百倍!” 他已经在想该给书院负责实务的弟子们配发多少把才够用。

    结果,四位山长非但没能成功调停学生的争执,反而自己也被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采购大军。

    严松龄指着自出墨毛笔和红毛国安全火柴,对伙计道:“此二物,各予我来十份!送到青松书院!”

    伙计尴尬赔笑:“实在抱歉,本店暂不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但是可以免费给您提供一个咱们奇珍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