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板把菜端上来之前,我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做一道正宗的柠檬鸭,到底有多难。”

    “首先,是鸭子。”

    “绝对不能用普通的肉鸭、饲料鸭。”

    “正宗的柠檬鸭,首选必须是在田埂上吃着谷糠、小鱼小虾长大的土鸭,而且最好是一年半以上的老鸭。”

    “因为只有这样的鸭子,肉才够紧实,油脂才够丰厚,经得起长时间的焖煮。”

    【原来鸭子还有这讲究!我一直以为都一样。】

    “其次,是酸料。”

    “你们以为柠檬鸭的酸,就只有柠檬吗?”

    陈品摇了摇手指。

    “大错特错。”

    “它的酸,是一种复合的、有层次的酸。酸藠头、酸姜、酸辣椒、山黄皮……这些南桂省特有的腌菜,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支‘风味交响乐队’,为主菜提供了复杂的背景音。”

    【头一次听说山黄皮……南桂人也太会吃了吧!】

    【我一个北方人,听得口水直流,但这些食材我连见都没见过。】

    “当然,一道这么讲究的菜,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菜谱,就写在历史里。”陈品话锋一转。

    “相传在旧时代,当时南桂省的军督陆荣廷去视察公路,路过村庄,村民就用自家腌的酸料和土鸭招待他,这独特的风味让他赞不绝口,柠檬鸭的名声就这么传开了。”

    “但它真正火起来,是在几十年前。在省府通往蔗城的官道边,一些小饭馆为了招待来来往往的司机,就用这道酸辣开胃、特别下饭的柠檬鸭当招牌菜,靠着司机们的口碑,才传遍了大江南北。”

    “从大官的赞誉,到司机的口粮,再到今天,成为南桂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道菜,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卧槽,还有这故事!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爱吃!】【原来是司机师傅带火的!怪不得这么接地气!】

    【非遗啊!难怪品哥这么郑重,这分量不一样!】

    “但以上这些,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陈品竖起了一根手指,表情凝重。

    “一道柠檬鸭的灵魂,成败的关键,在于一样东西——”

    “陈年咸柠檬。”

    【这个我知道!就是用盐腌的柠檬嘛!】

    “对,但不全对。”

    陈品解释道。

    “第一,必须是本地的土柠檬,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