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 的 “和” 字竖笔完整,墨迹中还残留着极细的金粉,这是只有御用书画家才能使用的 “泥金墨”。
但最让她心惊的是真迹末尾的跋文。那是父亲的笔迹,写于宣和五年冬:“应奉局强索真迹献蔡京,以伪本代之。今契丹南侵,金人窥伺,恐此卷遭兵燹,藏于此处。后人见之,当知宣和年间书画之厄,如见安史之乱矣。” 跋文旁边,竟还画着一个小小的蟾蜍砚滴,与书斋里的那只一模一样。
“林公子,苏学士被抓了!” 第十日清晨,晚晴气喘吁吁地撞进书斋,手里捏着一张被揉皱的邸报。头版赫然写着 “前祠部员外郎苏轼(注:此处为虚构,历史上苏轼卒于 1101 年,此处借用其名表文人风骨)私藏伪作,诋毁新政”。林夏手里的砚滴 “当啷” 一声掉在案上,蟾蜍的三足磕在楚石笔架上,留下一道细纹。
他立刻带着真迹卷轴赶往开封府。府尹李嵩是父亲的旧友,见到跋文时,花白的胡须都在发抖:“林博士当年果然是被冤枉的…… 应奉局这些年搜刮的书画,十有八九是伪作。” 他忽然压低声音,“昨日宫里传来消息,女帝要禅位给太子,金人已经过了黄河。”
正说着,府衙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李嵩脸色一变,把卷轴塞进袖中:“公子快从后门走,应奉局的人来了!” 林夏刚躲进屏风后,就听见一个尖利的声音:“李府尹,奉旨查抄苏轼私藏的伪作,若有隐瞒,以同罪论!” 是应奉局提举官王黼的心腹张干办,去年就是他弹劾父亲 “辨伪失当”。
屏风后的林夏紧紧攥着衣襟,指节发白。他听见张干办在翻检案上的书画,忽然停住:“这方楚石笔架不错,正好给王大人装裱新得的《兰亭》用。” 接着是李嵩的声音:“张大人,这是下官的私物……”“私物?” 张干办冷笑,“如今开封城里的古玩,哪件不该归应奉局?”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喧哗声。一个差役跑进来禀报:“大人,金人已到城外,百姓都在逃难!” 张干办的声音顿时变了调:“快,把查抄的书画装车,回府!” 脚步声远去后,李嵩从袖中取出卷轴,递给林夏:“林公子,这卷关系重大,你务必带出城去。记住,若遇危难,先保此卷,它比我们的性命更重要 —— 这是宣和年间文人的骨气啊!”
林夏抱着卷轴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往南城门走去。汴河两岸的柳树叶子已经落尽,光秃秃的枝桠像无数只伸向天空的手。她看见应奉局的马车在河边翻倒了,一箱箱书画散落在泥泞里,被逃难的人踩得
但最让她心惊的是真迹末尾的跋文。那是父亲的笔迹,写于宣和五年冬:“应奉局强索真迹献蔡京,以伪本代之。今契丹南侵,金人窥伺,恐此卷遭兵燹,藏于此处。后人见之,当知宣和年间书画之厄,如见安史之乱矣。” 跋文旁边,竟还画着一个小小的蟾蜍砚滴,与书斋里的那只一模一样。
“林公子,苏学士被抓了!” 第十日清晨,晚晴气喘吁吁地撞进书斋,手里捏着一张被揉皱的邸报。头版赫然写着 “前祠部员外郎苏轼(注:此处为虚构,历史上苏轼卒于 1101 年,此处借用其名表文人风骨)私藏伪作,诋毁新政”。林夏手里的砚滴 “当啷” 一声掉在案上,蟾蜍的三足磕在楚石笔架上,留下一道细纹。
他立刻带着真迹卷轴赶往开封府。府尹李嵩是父亲的旧友,见到跋文时,花白的胡须都在发抖:“林博士当年果然是被冤枉的…… 应奉局这些年搜刮的书画,十有八九是伪作。” 他忽然压低声音,“昨日宫里传来消息,女帝要禅位给太子,金人已经过了黄河。”
正说着,府衙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李嵩脸色一变,把卷轴塞进袖中:“公子快从后门走,应奉局的人来了!” 林夏刚躲进屏风后,就听见一个尖利的声音:“李府尹,奉旨查抄苏轼私藏的伪作,若有隐瞒,以同罪论!” 是应奉局提举官王黼的心腹张干办,去年就是他弹劾父亲 “辨伪失当”。
屏风后的林夏紧紧攥着衣襟,指节发白。他听见张干办在翻检案上的书画,忽然停住:“这方楚石笔架不错,正好给王大人装裱新得的《兰亭》用。” 接着是李嵩的声音:“张大人,这是下官的私物……”“私物?” 张干办冷笑,“如今开封城里的古玩,哪件不该归应奉局?”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喧哗声。一个差役跑进来禀报:“大人,金人已到城外,百姓都在逃难!” 张干办的声音顿时变了调:“快,把查抄的书画装车,回府!” 脚步声远去后,李嵩从袖中取出卷轴,递给林夏:“林公子,这卷关系重大,你务必带出城去。记住,若遇危难,先保此卷,它比我们的性命更重要 —— 这是宣和年间文人的骨气啊!”
林夏抱着卷轴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往南城门走去。汴河两岸的柳树叶子已经落尽,光秃秃的枝桠像无数只伸向天空的手。她看见应奉局的马车在河边翻倒了,一箱箱书画散落在泥泞里,被逃难的人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