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外,见令郎左手握笔,笔法竟有几分剑韵,不知可否让我一观?”

    林夏紧张地攥紧毛笔,苏文清却点了点头。凌啸风走到案前,拿起一张写好的字,细细端详:“横画如剑劈青石,竖画似剑插深潭,好一个‘笔剑同源’!苏小友,你可愿学剑?”

    林夏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喜。苏文清正要阻拦,凌啸风却接着说:“苏掌柜莫急,我教他剑,不是为了让他好勇斗狠,而是让他领悟‘文武相济’的道理。写书法需静心,练剑需强身,二者结合,方能成器。”

    苏文清沉吟片刻,看向林夏期待的眼神,终是点了点头:“好,但有一条,不可荒废学业,每日需先完成书法功课,再去学剑。”

    林夏用力点头,左手握紧毛笔,右手仿佛已握住了那柄渴望已久的长剑。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宣纸上,墨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是在诉说一个关于笔墨与刀剑的传奇开端。

    自此,林夏的日子便在墨香与剑影中度过。每日清晨,他先在书房练字,左手握笔,一笔一划都格外认真。苏文清会站在一旁指点,从笔法的提按顿挫,到章法的疏密布局,细细讲解。“书法讲究‘意在笔先’,下笔前要想好字的形态,就像出剑前要想好招式的走向。” 苏文清的话,林夏记在心里,写每一个字时,都先在脑海中勾勒轮廓,再落笔书写。

    巳时过后,林夏便拿着那把凌啸风送他的短剑,去武馆学剑。短剑长二尺有余,剑身轻薄,适合初学者使用。凌啸风教剑的方式很特别,不像其他武师那样先教劈砍刺撩,而是让林夏先练站桩。“站桩如练字时的坐姿,身姿不稳,字写不端,剑也握不牢。” 凌啸风说着,示范起 “马步桩”,双腿与肩同宽,屈膝下蹲,腰背挺直,双手呈握剑状放在胸前。

    林夏跟着学,可没站多久,双腿就开始发抖。“坚持住,练字要心定,站桩也要心定。” 凌啸风在一旁提醒,“你想想写‘竖钩’时的感觉,笔锋下行时要稳,出钩时要劲,站桩也是一样,下盘要稳,上身要劲。”

    林夏咬着牙,脑海中浮现出写 “竖钩” 的场景,笔锋缓缓下行,墨色均匀,到末端时稍顿,再用力出钩。他试着将这种感觉融入站桩,双腿渐渐不再发抖,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站桩之后,凌啸风开始教林夏基本的剑式。“第一式,‘墨点江山’。” 凌啸风手持长剑,剑尖向下,缓缓抬起,再猛地向下点出,“这式就像书法中的‘点’画,起笔要轻,落笔要重,力透纸背,剑也要力透剑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