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沸腾时代 >
    
以口碑才那么好,而且在五建司那么高威信,说一不二。

    这也是领导为什么敢让陈霸先背锅扛事的原因,因为他压得住下边,下边不会乱闹惹出事端来。

    “唔,这位陈总还挺有意思啊,过生庆祝,就是给自己放一天假,去棋社下一天棋。”

    张建川笑了起来。

    “哥,你马上进厂了,就可以慢慢去得少了,保留这层情谊吧,万一什么时候用得上呢。”

    张建国老老实实地道:“你不说我也只能星期天去了,马上就开始进厂培训,得忙三个月,然后就是上班,哪还有那么多闲心去下棋了。”

    汉州纺织厂的招工计划终于下来了,总工招工三百八十人,女工比例占到八成,算是近几年里招工数量最大的一次了。

    其中分给汉州纺织厂内部解决子弟进厂的治标是六十五人,其余都在全省各地城镇青年中招录,也算是一次相当慷慨的机会了。

    但对于纺织厂积压几年,多达两百多号适龄的子弟来说,仍然远远不够。

    而且未来几年,还会有两三百高中毕业的子弟源源不断涌进这个狭窄的空间。

    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只能被动地等待着各地招工进厂,而留在汉州纺织厂里肯定是首选。

    像周玉桃和杨文俊提到的张家兄弟的那个“干妹妹”金镶玉,还有像宋德红、毛勇他们的弟弟妹妹们,都是如此。

    县里边的意见终于下来了,包括区里乡里都松了一口大气。

    张建川本人又跑了几趟县里,向县委姚书记汇报,向县乡镇企业局汇报。

    总而言之他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在体制内部要做一件事情的复杂繁琐程度了。

    而乡里关于剥离债务的程序也一样相当繁复。

    合金会好解决,信用社那边经过几轮商谈,也算是勉强达成一致意见。

    将原来贷款的抵押转成了遗留下来的农场用地,这也算是变相剥离了贷款。

    这其中也经历了无数撕扯博弈。

    和省农科院这边的商谈也不太顺利。

    如之前预料,省农科院自恃靓女不愁嫁,要价太高,要么四十万现金转让,要么折价五十万入股。

    这就意味着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要在这个新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了,这肯定是乡里区里无法接受的。

    但在张建川看来,其实这个并不重要,企业活下去才最重要。

    多几个百分点少几个百分点的控股权对一个评估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