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长一时期没有自己的汽车玻璃生产,一方面是我们解放初期一穷二白,引进的技术和项目得分轻重缓急。

    另外一方面,苏联援助的技术有局限性,大部分是自己有的,然后落后了的技术。第一汽车的生产技术,就是老美那边三十年代的技术。

    国内一直到改革后才有自己的汽车玻璃生产,并不是这技术有多难。而是国家要考虑的项目太多,没照顾到这上面。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我们跟苏联关系不好后,要面临很多问题。国内正好是处于旱情期间,我们还要还大量的债务,因为关系不好,也没有情分可讲,拖延不了。

    然后就是苏联停止了对口供应,技术人员和专家全部撤离。导致很多在建设或者投入生产的项目,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停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自然是先优先解决已经投入了资金但停下了的项目。加上历史上,第一汽车厂生产的汽车根本做不到大量出口。

    第二届广交会就出售几辆,人家根本看不上。这解放卡车是仿造苏联吉斯-150,而吉斯-150是仿造美利坚KR11军用型卡车。

    说白了,就是三十年代老美那边的款式卡车。出口的话,能出口几辆,到底是送出去的还是如何,江成也不知道。

    因为昌城汽车厂的汽车也属于国产,就算碍于交情面子,不看质量买我们国家的汽车,人家也会选择昌城汽车厂的汽车才对。

    历史上国内的汽车无法大量出口,需求量就不大,汽车玻璃项目上马肯定要延迟。恢复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撤离留下的烂摊子,加上没几年又碰到知青下乡的事情。

    别说汽车玻璃是改革后开始弄的,很多项目都是改革后重新启动的。

    所以有些东西不要以为我们国家在一二十年后才制造出来,就认为技术有多难了。

    魔都这边就有外贸易部,部门叫做魔都对外贸易局。在魔都这个城市,本来就存在大量的货物进出口,很多稀缺的产品也可能只在魔都这边有。

    江成等人在跟耀华玻璃厂的厂长和书记提出合作需求后,人家第二天就去对外贸易局询问引进汽车玻璃生产线的事情。

    这进口设备和技术,能不能成交主要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重要性。汽车玻璃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没有,但是这技术在国际上不算是什么高级的技术。

    不从苏联引进设备和技术,还能从其他国家引进。跟我们国家现在有建交国家不多,但就有国家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