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有问题,不是亲戚的真不敢收。

    “大侄子,侄媳妇。你们过来拉,赶紧到屋里坐。”

    “是呀,进屋里坐。”

    二叔和二婶见江成他们来了,立刻招呼着。姑姑和姑父也走到跟前说着一些客套的话。

    另外就是二叔的子女都对江成喊哥,喊谭雅萱嫂子。喊谭雅萱嫂子倒是正常,但堂亲和表亲之间,一般都不以哥弟姐妹这样称呼的。

    甚至亲兄弟姐妹之间,喊小名的都是大部分。在记忆里,以前他还没出国的时候,这些堂弟堂妹都是喊他‘成子’的。

    这些堂亲都围在边三轮旁边,这东西在乡下真是稀罕物,别说摸了,见都很难见到。自行车的话,虽然他们也没有,但起码都看过。

    “叔,门口这些粮食都是卖给我们的?”江成把三轮车熄火后,下车询问道。

    “对,全部是。”江云中有点笑的不自然的说道。

    “成子,上次燕子过来说你有多少要多少,只要不是外头人的就可以。这里有不少是婶子娘家那边的。”二婶李桂兰说道。

    “是呀,大侄子,这里也有些是你姑爷那边的兄弟拿过来的。都是一家人,算不得外头人。”大姑听到江成询问,也是马上插嘴说道。

    这年头,只要收成过的去,谁家不卖些粮食换点钱购买日用品。按照统购粮去卖,比江成收的等于一斤要少几分钱。而且拿稻谷去卖,米糠都留不下来。

    卖给侄子江成,一百斤能多卖三四块钱,还能留下二三十斤糠。这米糠能喂鸡,也是好东西。要是十多年前,闹灾荒的时候,米糠都没的吃,吃观音土。

    江成听到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其实江成也有舅舅的,不过不是下阳乡这边的人,是昌城下面义安县那边的人。

    江成他爸去做布匹生意,最早还是他舅舅那边带的。后来因为生意的时候吵闹过,就没什么来往了的。

    这婶子娘家的粮食,还有姑爷家兄弟姐妹的粮食,仔细想想也可以收。就跟妹夫那边一样,江燕的公公婆婆也收了不少直系亲戚的粮食,这给城里的儿子儿媳弄点粮食过去,不卖给收统购粮的,谁能说闲话。

    “婶子和姑爷那么的人,是算不得外头人。不过跟你们说好呀,这事情千万别帮别人。下次有粮我再来收,不过下次还这样多的话,我就只收稻谷了。我买去是自己吃的,大米吃不了那么快,稻谷放的时间久”江成说道。

    江成说的是实话,不过这话让大家有点不相信。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