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铁匠代购买了几根钢火很好的撬棍和钢锥,算是完成第一波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他开始探路利用遛马的借口,从外滩沿着江边一路跑到吴淞口,只是为了绕开鬼子的路卡,多走了很多路。

    但是吴淞口的位置却有鬼子重兵把守。

    又过了一天,许三像往常一样,到码头去踩点,顺便看一下英国的舰船到了没有。突然看到一艘不大的渔船,从下游的方向划来,他们要在这卖鱼。

    许三灵机一动,注意着船的动向。

    这只船靠岸后,将鱼获交给了上面的人,领了两个大洋,准备离开。

    “等一下船家。”许三跑了过去。

    船上父子两个,他们都晒得黝黑,他们不知道这个穿着不错的年轻人叫住他们干嘛。

    “你们这个船能出海吗?”许三问道。

    “走不得远,一个浪就要打翻。”中年船夫说道。

    “我想去看看吴淞口的海,不走远,你们能带我去吗?我出五个大洋。”许三知道没钱不能干办事的。

    “你去那里干什么?”中年船夫听许三肯出这么多钱,有些狐疑。

    “哎呀,我是研究水利的,刚从四川过来,还没看过海呢,想看看这个出海口。”许三遍了一个身份。

    他的穿着,说是一个文化人也能瞒过去。

    “好,那咱就走一趟。说好的,就在江口那,看到海就行了。”中年人重复了一下需求。

    “可以,可以。”许三连忙答应,然后快速的跳上了船。

    渔船开始划动。

    “大叔在这黄浦江上打了多年的鱼啊!”许三问道,同时将两块银元递了过去,“先给定金,等回到岸上再给三块。”

    “行!打半辈子了,从会水的那天就开始了。”中年渔民回答。

    “这你娃吧?也就十几岁吧?也开始跟你打渔了?”许三再问,并递了一根烟他抽。

    “啊!不小,十四了,已经跟着我打了三年。”中年渔民回答道。

    “咱们这到吴淞口要多久?”许三问到了正题。

    “现在顺水还比较快,一个时辰就能到。回来就慢了,要两个时辰。”渔民回答。

    “那咱们这一个来回就一个白天了?”许三一愣,他还真没想到会这么慢。

    “可不是!”渔民顺口答道。

    “大叔,那些洋人的大铁船要走多久?”

    “他们比我们快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