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林造船厂的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日复一日地吹拂着码头。

    朱高炽与朱雄英已在此等候两个月,码头的瞭望塔上,士卒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远方的海平面上,始终没有出现熟悉的船帆——李景隆与徐增寿的船队,连同其他几支探索队伍,依旧杳无音讯。

    起初,二人还能靠着处理水师军务、查看战船建造进度平复心绪,可随着时间推移,焦虑像藤蔓般缠绕上心头。

    朱雄英每日都会登上瞭望塔,拿着望远镜一遍又一遍地眺望东方,手指因用力而攥得发白;朱高炽则时常坐在造船厂的工棚里,对着海图发呆,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凝重,偶尔还会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案上的茶盏,茶水凉了也浑然不觉。

    “高炽,都两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不会出什么事吧?”这天清晨,朱雄英从瞭望塔下来,走到朱高炽身边,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朱高炽抬起头,望着远方灰蒙蒙的海面,沉声道:“不好说,但咱们不能再等了。勘察加半岛是水师探索的前沿据点,或许能收到些零星消息,我得亲自去一趟。”

    话音刚落,朱高炽便让人叫来俞通渊,下令道:“俞将军,立刻准备三艘最快的战船,再挑选两百名精锐士卒,随我和雄英前往勘察加半岛。”

    俞通渊闻言,连忙劝阻:“殿下,勘察加半岛天寒地冻,路途凶险,您二位身为皇孙,万万不可轻易涉险!不如由属下带人前去探查,一有消息立刻传回特林!”

    “不必多言,”朱高炽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景隆和增寿是我的兄弟,水师儿郎更是大明的骨血,我必须亲自去看看。你只需按令准备,其他的不用管。”

    俞通渊见朱高炽态度坚决,知道阻拦无用,只能无奈应下:“属下遵命!只是此事需立刻上报京城,请示陛下与太子殿下。”

    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与朱标虽有些担忧,却也明白朱高炽的心思——既为兄弟安危,也为水师基业。

    朱元璋当即下旨,命俞通渊全力护送,务必保证二位皇子的安全,同时调拨一批棉衣、药材与粮食,随船送往勘察加半岛,支援驻守的水师将士。

    三日后,船队从特林港出发,朝着勘察加半岛驶去。

    俞通渊亲自坐镇旗舰,安排士卒轮流值守,时刻留意海面情况;朱高炽与朱雄英则站在甲板上,任凭海风呼啸,目光始终望着东方,心中满是期盼。

    经过十余日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勘察加半岛的北洋水师驻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