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吓跑了?”有将士疑惑道。

    李景隆思索片刻,说道:“或许是土著对我们这些外来者心存警惕,毕竟咱们是外来者。”

    “这样,咱们留下一些礼物在他们的棚屋旁,然后撤回来,看看他们会不会现身。”

    将士们依言而行,小心翼翼地捧着准备好的礼物——几匹色彩鲜亮的丝绸,是从大明带来的上等布料;两袋雪白的盐巴,在缺盐的美洲内陆堪称“珍品”;还有十余件打磨光滑的铁器,包括小斧头、镰刀与箭头,皆是水师工匠精心打造的实用工具。

    他们循着此前发现的踪迹,找到那处隐藏在林间的土著棚屋,将礼物轻轻放在棚屋门口的石板上,没有发出丝毫声响,随后便沿着来时的小路,悄无声息地退回金陵湾附近。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默契的“交接”,既传递了善意,又给足了对方空间。

    次日天刚蒙蒙亮,负责探查的队伍便迫不及待地再次出发。

    穿过晨雾笼罩的森林,当棚屋出现在视野中时,将士们不由得放慢脚步,心中既期待又紧张。

    走近一看,所有人都眼前一亮——门口石板上的礼物少了大半,丝绸与盐巴被尽数取走,铁器也少了五六件,取而代之的是一串饱满多汁的野生浆果,色泽紫红,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旁边放着三块用油纸包裹的兽肉,散发着淡淡的熏烤香气,显然是土著精心准备的回礼。

    “他们收下了礼物,还回赠了东西!”队伍中年纪最小的士卒忍不住高声喊道,语气里满是雀跃。

    队长连忙示意他压低声音,却也难掩脸上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拿起浆果与兽肉,带着队伍快步返回金陵湾。

    消息传回营地,李景隆与徐增寿正在查看绘制的金陵湾周边地图,听闻后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墨,快步迎了上去。

    看着士卒手中的浆果与兽肉,李景隆伸手拿起一颗浆果,尝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带着自然的清香。

    “好味道!”他笑着说道,“这说明土著已经感受到我们的善意,愿意与我们交流了。”

    徐增寿则拿起兽肉,仔细观察着:“这兽肉经过熏制,能长时间保存,看来这些土著很擅长利用自然资源。他们既收下了丝绸、盐巴这些生活物资,也拿走了铁器,说明他们需要这些东西,咱们后续可以多准备些这类礼物。”

    悬在二人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土著并无敌意,只是对外来者心存警惕,需要时间建立信任。

    接下来的几日,“无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