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小妹权且试试,锐哥哥莫要嫌弃!”林黛玉这才犹豫着点点头,“只是不知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应该不会惹麻烦吧?”

    “小心躲开避讳就行,我之前听叔叔提过。”林锐其实不懂。

    但无所谓。

    公文这东西说复杂确实复杂,一堆的各类话术,一般人要是没有提前准备,看都不一定看得懂;但要说简单,其实也简单,因为重点是说事儿,能说清楚就没谁会闲得无聊抠字眼。

    又不是某清,动不动随机抽取小可爱,从文笔中找理由灭门。

    “那就好!”林黛玉总算松口气。

    “其实,你不用想太多,这类常例性的折子根本没人看,基本扫个开头知道怎么回事后,就会被收起存档。”林锐笑着安慰,“更何况我现在身份不够。

    若是那些阁老大员,不论折子如何,陛下好歹都得看看,必要时还需批复,如果我这样五六品小官的常例折子都要看,陛下就算是铁打的也得累散架。”

    比如干了不如不干的崇祯帝,比如确实很能干的雍正帝。

    “既如此,小妹就放肆了!”林黛玉看起来也很高兴。

    想想其实不奇怪,谁学了东西不想显摆?她的文学素养其实已经远超绝大多数男子,却只能限于性别困在闺阁中,要说心里没想法,那才是奇怪了。

    “可惜宝姐姐不在,若不然还能帮帮。”刚下楼的薛宝琴笑道。

    “她?”林锐稍微一愣就反应过来,这话应该没毛病。

    薛宝钗称得上是古典闺秀的样板式人物,但这不代表她真的完全循规蹈矩、死板教条,比如在《西厢记》问题上,她只听一句诗文就猜出来历,必然也是偷偷看过的。

    推而广之,懂一些更“高档”的东西很正常。

    “宝姐姐自小就跟随大伯,打理家中产业。”果然,薛宝琴已经含笑解释起来,“平日无事的时候,小妹数次见她翻看一些衙门方面的东西,比如只发到县衙一级的《邸报》。”

    “做生意也得明白朝廷大政方针。”林锐明白她的意思。

    这话不只是封建时代,现代一样如此。

    “看的多了,以宝姐姐的才智,想来写点不难。”薛宝琴轻声说道,“可惜她如今远在金陵,再是如何都不可能帮上京城的事情。”

    两人说的轻松,都没注意到身边林黛玉脸上的不服气。

    “锐哥哥,什么时候要?”她突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