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抬高点也没关系,只要把最好的广告时间点占着,不仅能提升茅台酒的名气,让更多人知道不需要票就能买茅台酒,还能遏制住可能产生的竞争对手。

    国人创新方面缺点东西,但跟风方面一点都不输给任何人。

    如果广告效果传开了,保不准别的酒水也会跟进,别的地方,陈浩不好控制,但在江城,在省里,陈浩必须保证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年一签,要花不少钱,而且我估摸着广告这事,电视台,广播台,报社也不是很有谱,签这么久的合同,他们不一定会同意吧?”杨艳问道。

    “有中间人,再加上红旗生产队的名头,以及这是茅台酒做广告,多半是没问题的。”陈浩道,“实在不行,提升些广告费,一个月哪怕是1万块钱的广告费,也还有的赚。”

    12块钱的批发价,15块钱的零售价,每瓶3块钱的毛利润,一个月1万8000瓶,如果都卖出去,总计就是5万4千块钱的毛利润。

    刨去1万块钱的广告成本,也还有4万4千块钱的毛利润。

    说是毛利,实际人工成本低的可怜,就是专卖店的租金,也低的很,每个月的纯利润在4万往上!

    “签一年合同这事,不能缓?”杨艳问道。

    “不能缓,就怕电视台,广播台,报社的人看出了里头的巨大商机,更怕别的酒水厂家,或者是别的产品单位,看出了广告的巨大作用。”陈浩道,“得提前把位置给占了,别的单位和产品就是想投广告,也只能投别的时间段,抢不了好的时间段和位置。”

    他对杨艳道,“这事也不花时间,就是过去跟王木松局长碰个面,把这事说了,让他居中再联系下,牵个线。”

    “说完事,我就走,正好把传单拿着,到专卖店,耽误不了多久,顶多就是半天的时间,就是王木松局长当场带着我去江城,找电视台,广播台和报社,也就只是再多加个饭局的时间。”

    时间多花不了多久,只是先后的问题。

    先去找王木松,再去专卖店。

    “成,陈哥你每次做的事都是对的,那我在专卖店里头等着你。”杨艳点头,“不说了,我得忙去了,专卖店才关门,还得打扫卫生,后院的酒水也还得要盘点。”

    酒水卖了,不再接待顾客了,可店里的事还没完,得继续忙活。

    电话挂了。

    陈浩回了家,继续歇着。

    第二天一早,陈浩起来,没煮面条,去队里的食堂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