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柏下葬后,李家台子又恢复了平静,人们在闲聊的时候,也会偶尔提起,然后唏嘘上一阵,毕竟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就这么没了,确实挺让人惋惜。

    但很快人们会逐渐地淡忘,最终,李学柏这个名字将变成李家祠堂里的一块牌位,只有等到清明过年祭祖的时候,才会被人记起。

    这段时间,李天明一直待在家里,时不时地给广州那边的高飞打个电话,确认那批设备的位置。

    “已经到广州了?那好,尽快安排车皮,把设备运回来!”

    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眼瞅着就要到国庆了,那批货总算是陆陆续续地运到了广州。

    相较来说,化肥厂的设备更麻烦,有一批到了深圳,有一批到了海口,想要全部运到海城,还有得等了。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陆续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到时候只会更麻烦。

    “东西到了?”

    看着李天明撂下电话,宋晓雨随口问了一句。

    “最后几件昨天到的,真够折腾的!”

    李天明说着,语气之中带着无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美对中国施行技术封锁,所有发往中国的货物,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就这还腆着个脸的说什么友谊。

    全都是瞎扯淡!

    “我得出去一趟!”

    “哪去啊?”

    “和吴老师打个招呼!”

    “你先等等!”

    宋晓雨忙将李天明叫住。

    “过几天就是国庆了,振华到时候放假,你去把儿子给我接回来!”

    还用得着去接?

    从永河县城到李家台子又不是没有公交车。

    李天明像振华这么大的时候,每天都要走十几里路去大柳镇上学,再大一岁就退学下地干活了,直接拿了满工分,在李家台子都是独一份。

    可宋晓雨说了,李天明也只能应着。

    “行,等振华放假了,我去接!”

    说着便出了门。

    吴月华的工作室内,她和往常一样,带着马健忙活那台空调,虽然已经定型了,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

    涉及到技术上的事,李天明也不懂,只是感觉那台吴月华手搓出来的空调,看上去越来越像样了。

    “到了?还要多久?”

    “最快明后天装车,差不多一个礼拜就能到海城!”

    “老孙要的那些东西,也能一起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