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突然问道。

    “我?我的主业是做肥料的,目前美国超过20%的磷肥都是我的工厂在供应!”

    说到这个,李学建也不禁面露得色。

    当初他辞掉宝岛那边的公职,带着全家人移民美国,能够从无到有,打拼下如今的家业,李学建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村里的工厂都是做什么的?”

    “电风扇、电饭煲、空气炸锅、热得快、还有一部分电冰箱的配件,供应海城的海尔电冰箱厂!”

    李学建越听越惊讶,原以为村里建起来的工厂都是小打小闹,万没想到,主业竟然是生产家用电器。

    “此外还有生产方便面和罐头的工厂。”

    产业铺得这么大?

    等等!

    “你刚刚说……海尔电冰箱?”

    “是大柳镇和国企合资的。”

    “国内现在已经开放到这个程度了吗?”

    美国那边鲜有涉及到中国的新闻,即便有也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李学建还真不太了解。

    “大伯,国内改革开放已经很多年了,不要说大柳镇的企业是大集体,就连外资都开始进入咱们国内了。”

    改革开放这件事,李学建倒是听说过。

    前些年,老人家访美,还曾接见了在美的华人企业家,当时李学建也曾受邀参加。

    当时就曾听老人家介绍了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大力发展经济的决心。

    这次来,李学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察国内的投资环境。

    他在国外功成名就了,也想着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出一把力。

    “学庆,天明,我……还能为村里做点儿什么吗?”

    李天明闻言一惊,不会是想在村里投资建厂,生产化肥吧?

    那可是重污染。

    “大伯,您要是有心的话,不如和市商贸局那边聊聊,他们负责招商引资,您要是能把化肥厂建在海城,报效祖国,和回馈乡亲们都是一样的!”

    李学建简单思索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

    “天明,你说得对,我们这些在海外飘着的要是能有机会报销祖国,才是最好的!”

    “正好,天明和市商贸局的卢局长关系好,天明,你帮着给引荐一下!”

    李学庆说着,还朝李天明使了个眼色。

    新来的魏书记和李天明有矛盾,如果李天明能为海城拉来外资的话,说不定双方的矛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