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的身上,到时候……

    不能按合同的交付日期完成订单,乐子了就大了。

    李天明承认,揣着这个心思,有点儿不厚道,可这又能怨得了谁?

    “天明同志,你要对车间施行转产,分配给你们的出口任务怎么办?”

    “您说那点儿订单啊?您不用担心,我留一条生产线,最多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保证不耽误出口创汇,可电冰箱这边急啊!20多万台的出口任务,不怕您笑话,刚才我还在电冰箱厂,组织各部门的领导开会研究,怎么提产增效呢。”

    李天明还摆出了一副苦相,但紧跟着又换上了一副欢喜的模样。

    “多亏了诸位领导,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等我回村里,重新安排生产任务,有了电饭煲和空气炸锅生产车间的支援,绝对能按时完成订单。”

    说着,又要和魏红星握手。

    握你二大爷啊!

    魏红星气得想骂人。

    “天明同志,这么大的事,你一个人就能决定了?不用回去组织集体讨论?”

    “您说得对,是我太莽撞了,组织程序不能乱,大柳镇的企业是大集体的性质,肯定要经过集体讨论才能定下来!”

    听李天明这么说,魏红星就知道,说什么集体讨论,不过就是走一个过场。

    无论是大柳镇的企业,还是电冰箱厂,自行车厂,现在都是李天明的一言堂,任何重大决策,全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这也是他和李天明之间最大的矛盾点。

    本想着借外贸订单的分配问题,能将李天明给拿捏住,结果……

    非但没能成功,李天明甚至都没打算给他一个台阶下。

    这时,魏红星突然想到了杜树平离任前,给他打的那个电话。

    “李天明这个同志,用王委员的话来说,就是个属顺毛驴的,如果要用他的话,就别呛着他,想要用权利来压他,只会适得其反。”

    原本根本没把杜树平的话当回事,魏红星习惯了将一切都掌握在手里,让所有人按照他的意志做事,说白了,就是性格太强势,太自我。

    之前,他正是靠着这种强硬的手腕,在地方上推行中枢的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才逐渐走入了上级领导的视野。

    来到海城以后,魏红星还想着用以前的工作方式,先统一思想,树立领导权威,然后大刀阔斧的对海城的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下手,再为自己的履历添上一笔。

    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