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会儿倒腾小买卖,一会儿又要开饭店,弄游戏厅。

    如今在钢厂上班,在李学军的眼皮底下,也没好多少。

    “踏踏实实的学几个月,甭管啥大学,你好歹考上一个,将来也能有更好的前程。”

    这话是对天和说的,也是在点天敬和天元。

    上一世天敬考了两次,最后考上了军校,天元高考失利后,下乡了一年,然后就赶上了知青返城。

    回到海城以后,因为没工作,又在社会上晃荡了两年。

    后来下决心再考,居然还真被他考上了海城的一所大学。

    毕业后一直在市统计局工作,直到退休。

    日子过得倒也顺遂。

    如今哥仨全都被李学军和严巧珍送到了李家台子,有李爱华、郄国良这些名师教导,考的总要比上辈子好一些吧!

    “在家里啥都用不着你们,就记住一点,好好学,争取考个好大学,记住没有!”

    天敬和天元老实,李天明的话哪敢不听,闻言连连点头。

    天和这小子眼珠子一阵乱转,被李天明盯上,也没敢再废话。

    “记住了,记住了,那个……哥,咱家今天晚上吃啥啊?让嫂子给我们哥几个做点儿好的呗!”

    还没开始学呢,先惦记上吃了。

    “你们来了,嫂子还能亏待你们啊,晚上炖肉!”

    宋晓雨本就不是个小气的,更何况还是李天明的兄弟。

    “炖肉啊!嫂子,我都好些天没吃着肉了,家里的肉票,我妈全都攒着不让动。”

    “行了,多大的人,还这么馋,都别杵着了,跟我去见见老师。”

    高考复习班只有晚上开课。

    带着天和几人到了养殖场,托付给郄国良等人。

    多几个学生,郄国良自然没意见。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叫多多益善。

    他们甚至巴不得李家台子所有年轻人都来呢!

    李天明同样盼着,往后能有真正从李家台子走出去的大学生。

    天和等人来村里半个月后,李天明跟着过来拉货的车一起去了市里。

    广交会三天后开幕,又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了。

    钢铁厂的工程,李天明联系了孙立,定下来六月份动工,年底结束。

    后面的事,李天明准备全都交给张学振,这段时间张学振跟着他学看图,学得也差不多了,等到开工以后,市里的二建会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