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炕边。

    “六爷,您老这是病了?我四叔看过没有?”

    “来过了,人老了,身子骨不中用了。”

    李天明忙道:“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咱村里的日子好了,您还得享福呢。”

    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就算是每天山珍海味又能如何。

    看到李老六这副模样,李天明恨不能把张青森再拽回来,狠狠地修理一顿。

    对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下手,这特么是畜牲才能干出来的事。

    李天明待了一会儿就出去了,在猪圈那边找到了二兰子。

    “哥,啥事啊?”

    “六爷那边,你上下班记得去看一眼,有啥洗洗涮涮的活,帮着干点儿。”

    李天明发了话,二兰子自然没意见。

    “行,用不用每天给六爷带份饭?”

    “饭就不用了,往后我让小蓉送。”

    李老六眼瞅着是不行了,能做点儿啥就做点儿啥吧。

    随后,李天明又去找了李学庆。

    李老六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真要是有事,只能村里出面。

    唉……

    李学庆得知李老六的情况,也不禁叹了口气。

    “回头我给学工打个招呼,提前拢一口寿材,走村里的帐。”

    “六爷不是五保户,还是个定了性的地富反坏右,上面要是……”

    “扯淡,我不管啥地富反坏右,我就知道他是我六叔,他要是有那么一天,村里得管。”

    李老六虽然是地主,可解放前真没干过啥坏事,相反的,村里谁家要是过不下去了,他总会施舍粮食。

    抗战的时候,更是拿钱拿粮帮着游击队跟小鬼子干。

    怎么也应该是个对抗战有功的开明绅士,结果……

    那些破事就不提了。

    “别让二兰子去了,小姑娘,再给吓着了,我每天去瞧瞧,饭让你婶子送,让他……吃点儿好的吧!”

    李老六的事,很快全村都知道了,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养殖场探望。

    大家能做的不多,但至少能让他走的时候,不那么孤单。

    时间一转眼便到了九月底,大鱼淀等几个村的集资款已经送来了。

    建厂的各种材料也开始进村,地址就选在了电风扇厂旁边,两座厂房紧挨着。

    开工要等到秋收之后,啥事也没有粮食重要。

    对于和大鱼淀等几个村子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