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上热菜,油酥豆腐、素炒面筋,两道素材之后,紧跟着是最受期待的几道大菜清蒸全鸡、爆三样儿,还有最受期待的红烧肉,最后是丸子汤。

    这样的席面,别说放在李家台子,就算是整个永河县城,也是少有的了。

    不会太张扬,但也绝对不寒酸,任谁见了,都得夸上一句“硬实”。

    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都不算好过,可办喜事都是如此,打肿脸充胖子也好,咬着牙也得办的风风光光。

    绝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落了架。

    李学军几兄弟看着,心里也是高兴得不得了,老李家这回总算是把面子给挣回来了。

    当初的事,虽然嘴上不说,但人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老杜家的闺女结婚当天跟人跑了,这是把他们全家人的脸皮撕下来,扔地上踩。

    现如今再看看,让老杜家的丫头后悔去吧。

    李家台子也有不少人和兴家坨有亲,杜鹃结婚以后过得咋样,谁还能不知道。

    庞秉新就是个不着调的,除了能说会道,地里的活还不如个女人。

    杜鹃现在怀着孕,眼看着就要临盆了,还得保持着家里屋外。

    可这又能怪得了谁。

    全都是她自找的。

    酒席上,觥筹交错,李天明带着宋晓雨挨桌敬酒。

    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吃到了五点多才结束。

    这个时候,孙福满带来的放映员已经在大戏台前的小广场支起了幕布。

    这也是孙福满送给李天明的新婚贺礼。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伴着老胡的一阵大笑,《沙家浜》最精彩的这一折智斗结束。

    “好……”

    乡亲们纷纷鼓掌叫好,可比之前孙福满讲话的时候,真诚多了。

    自从李家台子和钢铁厂成了互助单位,经常有放映员来村里放电影,可《智取威虎山》看得次数多了,也会觉得腻,还有像什么《列宁在一九一八》之类的,苏修的电影有啥可看的。

    现在放的《沙家浜》是今年拍的新电影,乡亲们的热情也是格外高涨。

    李天明上辈子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可现在这么多人一起看,依旧兴致勃勃的。

    “我和你说件事!”

    身旁的宋晓雨突然伏在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