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县里的林业局提供不了那么多的果树苗,也只能作罢。

    一棵树苗一块五毛钱,考虑到成活率,好说歹说的,县林业局才答应多卖给他们1000棵树苗。

    这么算下来的话,那就是一万六千五百块钱。

    还有以后的肥料,除虫药,这些都需要钱。

    李天明和李学庆回来的路上,定下了一个两万的数。

    上回卖了草药,李天明现在还有两千多的积蓄,拿多少,要看乡亲们的积极性有多高。

    “不过,话得说明白了,这果树种下去,没个三年五载的看不见收成。”

    桃树的结果期需要三到五年,梨树是五到七年。

    在这期间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各家各户回去以后商量商量,这事谈下来了,能不能做,还得看大家伙的意见。”

    李学庆说完,便示意散会。

    众人一路议论着回家了。

    “他爹,你看这事咱家拿不拿钱?”

    女人拿不了主意,只能问男人。

    “三年五年,这也忒长了点儿,再说了,这么长时间,谁知道政策咋变?”

    农民是真的被变来变去的政策给弄怕了。

    一开始是分田到户,后来又成立互助组,再由互助组变成了生产队,土地又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了。

    现在果树种下去,万一过个一两年,果树又归国家了。

    投进去的钱,不是全都打水漂了。

    “你别光问我,你也琢磨琢磨。”

    “我一个女人能有啥主意?我就是觉着,天明做事有根底,听他的不会错,再说了,咱家的钱不也是天明给找的路子,卖鱼分下的。”

    见男人不说话,女人又接着说道。

    “这果树,我估摸着也和养猪场,养鸡场一样,都归集体,甭管政策咋变,集体总没错吧!”

    男人听着,感觉这话说得在理。

    “那……咱就拿钱。”

    “你是当家的,你说了算,别又像上回那样,事后再后悔。”

    上回村里要办养殖场,他们两口子商量了一宿,最后还是没舍得投钱。

    现如今看着养殖场干得红红火火,只剩下眼热的份。

    错过了一次,哪能再错一次。

    三五年咋了?

    只要到时候结了果,卖了钱,好日子不就来了嘛。

    李天明的新房摆在那里,村里人有事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