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这天早上刚一开始接诊,中医科室就接到了一个从急诊科转过来的病人,邀请方言会诊。

    说是会诊结果他们直接把病人都推到中医科来了。

    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

    身边还有家里丈夫陪同。

    方言询问送人过来的急诊科医生,对方回答道:

    “左上腹疼痛了一天时间,她自己说是昨天晚上十点左右,突然感觉左上腹像是刀子割肉一样的痛感,并且这种疼痛放射到了左肩,还呕吐了几次。”

    “当时患者认为是吃了自己做的辣椒酱,造成的食物中毒,自己喝水想要缓解。”

    “但是到今天凌晨四点依旧没好转,并且症状严重,于是在四点四十来到了我们医院的急诊科挂号,当时是我接诊的。”

    “接诊过后,我给她做了测量,体温三十八点六度,血压120/80mmHg,急性病容,腹肌紧张,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巩膜无黄染,白细胞计数18.1X10°/L,中性粒细胞0.82,尿淀粉酶256U,血淀粉酶256U,当时我们判定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水肿型。”

    “我们用了青霉素、链霉素、阿托品治疗,到现在好转不明显,目前患者说是左侧胁肋一阵阵的绞痛,疼痛一直到胸口还有肩膀,到医院我们给药过后,她目前出现了三次呕吐,发热,但是没有怕冷的情况。”

    这时候家属还补充道:

    “现在口苦,小便黄,想大便但是拉不出来。”

    方言听完过后点了点头,对着躺在床上的患者说道:

    “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患者脸色痛苦,但是依旧还是照着方言的要求做了。

    方言一边诊脉一边看着她吐出来的舌头,舌苔厚腻而黄。

    简直是方言看过最黄的一个舌苔。

    脉弦数。

    方言当即判断,这个病在肝胆胰(中医属“肝”“胆”“脾胃”范畴),因肝郁气滞、湿热内蕴所致。

    病机:湿热互结,阻滞肝胆经络,腑气不通(便秘),气血瘀滞(疼痛剧烈),郁而化热(发热、口苦、苔黄)。

    急性胰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及放射性痛,伴有呕恶、腹胀、便秘等。

    在中医学文献中,早有类似的症状记载,如《金匮要略》云:“按心下满痛者,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伤寒论》说:“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汤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