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吗?”

    方言看了一眼,发现是班上的宋建中。

    方言说道:

    “当然不正常了,患者小动脉广泛闭塞,局部血流近乎停滞,所以瘀血量少。当然也不是刺络无效,这是病情比较重,还光是刺络肯定不行,还需要虫类药内服破瘀,现在只是配合刺络逐步改善。”

    接着一旁的严一帆又问道:

    “那这个健侧施灸的是干什么用?”

    方言说道:

    “脉络痹阻严重,药力难达,先从健侧调气血、固根本,再通过经络传导影响患侧,这个叫‘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这时候一旁的副班长李正吉说道: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的理论。原文是“……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听到这里众人恍然。

    班上的学霸多就是好啊,都不用自己回忆,人家张口就来,给你解释的明明白白的。

    过了一会儿,十分钟到了。

    方言就把艾灸盒子取了下来。

    “时间这么短?”有人惊讶道。

    方言就知道肯定有人要问,他说道:

    “坏死组织对热敏感度下降,过长时间容易照成低温烫伤;而且患者阴液已伤,艾灸过温反耗阴血,所以才用‘少火生气’之意,以短时间温通为度。”

    方言对着患者问道:

    “现在什么感觉?”

    患者轻轻动了动脚趾,眉眼间的紧绷感舒展了些,她说道:

    “脚趾头没刚才那么疼了,就像是放进温水里,有点麻酥酥的热感。”

    她低头看向足背,那些连片的紫黑瘀斑边缘竟透出点暗红:

    “而且颜色也不一样了,刚才针刺的地方有点发涨,但不像之前碰一下就跟针扎似的。”

    她顿了顿,抬手指了指被艾灸过的足三里位置,皮肤泛着潮红:

    “这儿热乎乎的,像有股气往下走,脚底板原本像踩在冰上,现在感觉从骨头缝里往外冒暖气。”

    说着,她试探性地勾了勾脚趾,有些惊讶的说道:

    “以前一使劲就疼得冒汗,现在居然能勾起来了!”

    患者家属凑上前,伸手轻轻碰了碰女儿的脚背,突然瞪大眼睛:“哎?以前这儿硬邦邦的,现在好像软和点了!”

    方言用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