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学长们开启围观模式,深圳的地拿下来了(二合一章)(7/9)

    
究,临床跟师实践,参与各种新疗法新试验,教材编撰,国际交流,疫情研究和抗击,同时在我们这些老家伙手里接过学术传承,参与制定,推动行业规范,还有就是像方言那样,对国外西医的绝症发起冲击,扩大中医的影响力和临床成果。”

    教授听到后点点头:

    “嗯……有道理……”

    接着岳美中话锋一转

    “不过偶尔让他讲讲课还是可以的,这小子讲的不错,水平很高,而且他的讲课方式也不无聊,这些年轻人很对胃口。”

    前者一怔,旋即笑到:

    “哈哈哈,对对,我也想说这事儿。”

    ……

    教室这边等到两位教授一走,其他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开始对着方言提出各种他们想问的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方言下午就用了三个医案,让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下午。

    大家都下课的时候,都还在聊着方言之前说的医案呢。

    颇有股意犹未尽的感觉。

    杜衡和严一帆去送方言出门,其他人则是在后面讨论:

    “你们说方哥下午说的那三个医案,都分别用了那些医派的手段?”

    “诶哟,那可就多了,全是一系列的住院治疗,方哥用药治疗,手段上不拘一格。”

    “无脉诊,辨证核心是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一系列的治疗中使用了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手段涉及李东垣重视脾胃生化气血,固本培元的易水派,调和气血,源自张元素的“气血津液辨证”,是气血学派,针对脉络闭塞,强调化瘀通络,又是用了温病学派的络病理论。”

    “舌舞,辨证核心是血虚风动,心肝失养,治疗方法用了养血熄风,和虫类药的搜风通络,这里又是血证学派和温病派的络病理论分支。”

    “嗯,血证学派讲究养血补虚以治本,源自明清血证专论,就比如唐容川《血证论》就说过类似的,温病学派里的络病理论,其中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要重用虫类药通络止痉,这就属温病学派对络病的拓展。”

    有人感慨:

    “方哥还真是博学啊。”

    “那是……”大家都很认同。

    有人说道:

    “就连最后的代偿性月经,他也用了易水学派的脏腑辨证,疏肝泻火调经,这是源自张元素、李东垣的脏腑辨证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