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她的气血已经耗伤。
小儿与成人“热痹”虽病机相似(湿热痹阻经络),但因体质、生理特点及药物耐受性不同,治疗方式与注意事项存在显著差异,方言接下来开药就需要特别谨慎。
需要选择药性较温和的草药,避免过于苦寒伤脾胃。
如黄柏、龙胆草、石膏等过于寒凉,会损伤脾胃,这些药就肯定是不能用了。
白虎加桂枝汤,四妙丸这些东西就直接被排除在外。
另外忌用龙胆草、大黄等苦寒药,以防腹泻、纳差;
避免过度发汗(如麻黄类),导致小儿“汗多亡阳”;
方言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外公的那些经验上。
思考了一会儿,他开出了一个儿童剂量的方子。
然后为了方便,徒弟好理解,写上了自己这个方子的想法。
只见他方剂如下:
连翘 6g(清热解毒,轻清透邪)
金银花 6g(清热解毒,透表不伤正)
秦艽 5g(祛风湿、清湿热,通络止痛)
赤芍 5g(凉血活血,散瘀止痛)
滑石 6g(利湿清热,从小便出)
忍冬藤 6g(清热通络,优于藤类走四肢)
生薏苡仁 10g(健脾利湿,兼护脾胃)
防风 4g(祛风胜湿,防外邪再侵)
丹参 5g(活血养血,防久病入络)
生甘草 3g(调和诸药,护胃气)
煎服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
热退肿消后减连翘、滑石,加茯苓6g健脾。
此外,方言还加入了中药外敷法,虽然内服的黄柏没法用,但是外敷还是可以的。
他开出来的外敷方子为:
黄柏 10g,苍术 10g,忍冬藤 15g,赤芍 10g就四味药。
煎水取汁,凉敷肿痛关节,纱布浸药液,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方言开好药过后,直接就让医护人员去煎药,要求先给孩子做了一个外敷,然后等到内服的药煎好后又给她喂下去。
随后让家长将其抱了下去,送到病房先住院。
其实方言本来想试试何家老方,但是这事儿必须避开人家家长才能做,所以也只能作罢。
接着又进来了下一个患者,这是一个小男孩,进来的
小儿与成人“热痹”虽病机相似(湿热痹阻经络),但因体质、生理特点及药物耐受性不同,治疗方式与注意事项存在显著差异,方言接下来开药就需要特别谨慎。
需要选择药性较温和的草药,避免过于苦寒伤脾胃。
如黄柏、龙胆草、石膏等过于寒凉,会损伤脾胃,这些药就肯定是不能用了。
白虎加桂枝汤,四妙丸这些东西就直接被排除在外。
另外忌用龙胆草、大黄等苦寒药,以防腹泻、纳差;
避免过度发汗(如麻黄类),导致小儿“汗多亡阳”;
方言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外公的那些经验上。
思考了一会儿,他开出了一个儿童剂量的方子。
然后为了方便,徒弟好理解,写上了自己这个方子的想法。
只见他方剂如下:
连翘 6g(清热解毒,轻清透邪)
金银花 6g(清热解毒,透表不伤正)
秦艽 5g(祛风湿、清湿热,通络止痛)
赤芍 5g(凉血活血,散瘀止痛)
滑石 6g(利湿清热,从小便出)
忍冬藤 6g(清热通络,优于藤类走四肢)
生薏苡仁 10g(健脾利湿,兼护脾胃)
防风 4g(祛风胜湿,防外邪再侵)
丹参 5g(活血养血,防久病入络)
生甘草 3g(调和诸药,护胃气)
煎服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
热退肿消后减连翘、滑石,加茯苓6g健脾。
此外,方言还加入了中药外敷法,虽然内服的黄柏没法用,但是外敷还是可以的。
他开出来的外敷方子为:
黄柏 10g,苍术 10g,忍冬藤 15g,赤芍 10g就四味药。
煎水取汁,凉敷肿痛关节,纱布浸药液,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方言开好药过后,直接就让医护人员去煎药,要求先给孩子做了一个外敷,然后等到内服的药煎好后又给她喂下去。
随后让家长将其抱了下去,送到病房先住院。
其实方言本来想试试何家老方,但是这事儿必须避开人家家长才能做,所以也只能作罢。
接着又进来了下一个患者,这是一个小男孩,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