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看到就能记下来,主要是这本书我刚好有些印象。”

    “所以想了想才想起来的。”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是一百个不相信。

    相处这么多天下来,大家都知道方言记忆力相当惊人,只要是《御修医方类聚》里面有的书,他记得住的那都是国内有的。

    他记不住的,那就必然是残卷或者是三十五本遗失书之一。

    现在这次再次证明,方言记忆力确实好的吓人。

    他的阅读量是其他好多上了年纪的医学从业者,都比不了的。

    不过嘛,方言当然不能承认了。

    要是承认自己可以过目不忘,没准就给他弄去干其他什么工作了。

    有些事情大家这么认为是一回事。

    你亲口承认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接下来就是誊抄和汇报领导的环节了。

    今天这最后一天还能发现这么本书,领导还是很意外的。

    主要是想到昨天才发现过呢,这今天又来。

    明明上午都没有动静,下午方言一来这好消息就来了。

    看来校验室的传说,越发真实了。

    其实关于方言带着好运这事儿,赵副院长也是有所耳闻的。

    对此他一直保持着观察的态度。

    他没有站出来批评众人这不科学。

    作为一个老派中医,他可是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通通学过一遍的。

    虽然未必用的精通,但是这些知识他是一点都不少。

    他十五岁开始学医,跟过陶卿,施今墨,萧龙友学习。

    这些人都是老派的中医。

    施今墨和萧龙友还是当时的京城四大名医之二。

    这个京城四大名医可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1935年时,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从事中医行业的人员进行考核,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这四位中医便作为主考官,负责命题与阅卷,从此便有“京城四医”之称。

    其中萧龙友是四大名医之首。

    精通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1924年,国父中山先生带病北上,病情日趋严重,请了众多医生均不能诊断出病因,病情一再加重。

    经友人介绍,请萧龙友前去为其诊病。

    萧龙友当时只是看了一眼,便判断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