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李时珍有点不靠谱啊!”,误导中医四百年(3K)(2/5)

    
就传开了,大家都争相吃柏子仁以求长寿。”

    “再然后呢?”朱霖挑眉问道。

    “再然后就没啦。”方言笑着关掉火,开始把炒好的柏子仁倒在盘子里。

    接着准备继续炒下一味香附子。

    朱霖看着冒热气的柏子仁,并不觉得这东西能让人长寿,她说道:

    “这明显就是神话故事吗,这李时珍有点不靠谱啊……”

    方言听到最后那句“李时珍有点不靠谱”,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哈哈哈,你这观点很有批判精神,不过我也觉得,李时珍确实是有些地方挺不靠谱的。”

    方言也没胡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受人推崇。

    但是书里面提到“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的结论,这事儿也是后世中医界里,最为让人诟病他的一点。

    其实他这个单位观点,在清代就有中医对其提出质疑。

    清代伤寒学研究者钱天来在《伤寒溯源集》中说:“李时珍之所谓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此言非由考订而来,乃以臆见强断之词也。倘据此用之,宁毋失之太少乎。”

    并以五泻心汤、小陷胸汤中之黄连用量为例加以驳斥。

    这说明在清代已经有医家对李时珍的这一计量单位换算观点,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不过质疑归质疑,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他的。

    直到1981年出土了东汉的度量衡器具——大司农铜权,经过对比后发现东汉的一两等于现代的 15.625克。

    李时珍仅取经方原量十分之一的临床应用标准,明显是错的。

    这个发现也解决了古方计量,被李时珍误导了四百年的疑案。

    研发破格救心汤的李可李老就曾经公开说过,六十年代之前,他曾按照李时珍的标准,用小剂量的四逆加人参汤抢救心衰重症六人,结果只活下来一个人,其余五个都死了。

    死亡原因全是因为中气败亡,土不伏火,阳回复散而死。

    唯一救活的那个人,还是因为一场不遵医嘱的用药意外活下来的。

    那患者是他朋友的母亲,患肺心病二十年,住院病危,然后医院让带回家准备后事。

    李老当时检查的时候发现,病人全身冰冷,仅胸口有微温,昏迷喘急,心跳未停,六脉似有似无,测不到血压,二便失禁,只有脚上的趺阳、太溪、太冲三部有脉搏。

    当时他开了三副药,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