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稿子后,蔡教授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呼……厉害,这稿子写的真好!”

    这下他算是明白陈怀恺刚才为什么那个反应了,现在他也是差不多的感觉。

    不过蔡教授毕竟是教授,表现的稍微淡定一些,他对着方言问道:

    “作者之前就真没其他什么作品?”

    方言想到自己老弟的那些情诗实在有些拿不出手,然后摇摇头说道:

    “没有,他才从东北回来。”

    蔡教授说道:

    “这故事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方言回应到:

    “做了一些小小的改编。”

    蔡教授点点头,然后说道:

    “老实说除了书的名字能让我找出点毛病,其他的还真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而且这确实是个新题材,目前还没看到其他人写过。”

    “我感觉发表出去,应该会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说罢他看了一眼陈怀恺,然后又继续对着方言说道:

    “老陈他们北影厂如果是拍电影,那周期就长了,我建议还是直接找出版社,然后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连载出去。”

    “如果他的故事够长的话,甚至后面连载过后,还可以单独出一本书。”

    “等到读者基础有了之后,到时候电影在拍出来,那影响力就比单纯出电影大的多了。”

    方言听到后认真的点点头,刚才孟济民还认为蔡教授会使绊子,但是没想到人家是真的认真给意见了。

    他这个说法和方言之前计划是差不多的。

    “谢谢蔡教授的建议。”方言对着他点了点头。

    这时候陈楷歌终于有些憋不住了,他问道:

    “你们都看完了,给我看看吧?”

    蔡教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后面还有个排队的呢。

    他笑着给稿子递了过去:

    “来吧,拿去看。”

    陈楷歌接了过去,马上就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起来。

    他在1969年的春天到西双版纳插队,然后在1970年家里老爹运作下,就已经入伍参军,1974年的时候复员转业。

    可以说他的知青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多不到。

    不过拿起这本稿子读起来的时候,第一段火车上的自述,就让他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当时他还真是和文章里的“我”产生过一样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